院系动态

知史明志,行以致远!复旦上医教师赴重庆暑期社会实践

作者: 摄影:来源:复旦大学7163银河主站线路检测新闻网发布时间:2023-08-04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引导教师更好地了解国情、社情,了解校史、院史,近日,复旦上医组织各院系所平台及附属医院教职工一行近30人赴重庆开展暑期教师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团参观了北碚国立复旦大学重庆旧址、走寻国立7163银河主站线路检测歌乐山旧址,感悟先贤报国为民、甘洒热血的赤子之心;赴重庆医科大学现场参观考察,与复旦上医西迁开拓者座谈,共话传承西迁精神 

 

回望峥嵘岁月,重走先辈之路

 

 

社会实践团队首先参观了位于北碚区东阳街道夏坝的国立复旦大学重庆旧址,旧址包括登辉堂和寒冰墓两个部分。登辉堂建成于19433月,以老校长李登辉之名命名,登辉堂外百余米处有一座寒冰墓,系为纪念学校在重庆北碚时期的教务长兼法学院院长孙寒冰所建。从1937年底复旦师生从上海内迁至此,至抗战结束后返沪,北碚8年,复旦师生不畏时艰、教育救国,3000多名优秀学子从这里走出。重庆北碚,也成为团结、服务、牺牲复旦精神的文化源头。 

就在复旦师生在北碚坚持办学的同一时期,为保存上医,朱恒璧老院长带领上医人辗转海运经香港绕道越南进入云南,后又从昆明翻山越岭经贵州到重庆,选址歌乐山,同时精心部署内迁同学全部安全抵渝,歌乐山成为上医的大本营,上医旗帜在大后方高高飘扬。广大师生以高度的民族自尊心和顽强的奋斗精神,为国家的医学教育事业保留火种,为抗战胜利贡献力量,直至抗战胜利后才迁回上海。

 

 

 

此行医学院教师暑期社会实践团重寻上医歌乐山旧址,在档案馆专业老师引领下寻访原师生宿舍及教学办公场所,当地居民还一同辨认了当年一级教授谷镜汧的宿舍以及教学道具存放场所。回想当年,炮火轰鸣、物资匮乏,上医师生依然秉承严谨求实的学风,坚持医学培养的严格标准,以精湛医术致力于敌后医事大后方的建设。 

老师们通过两地实地走访,回望峥嵘岁月,重走先辈之路,感悟先贤报国为民、甘洒热血的赤子之心,对校史、院史也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

 

 

座谈交流,感悟西迁精神

 

 

1955 年,中央决定上海第一医学院抽调部分力量建设重庆医学院。上医副院长钱惪、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左景鉴等上医人组织带领 400 余名上医师生,响应党中央号召,再次溯江而上,远赴巴山渝水,创建了重庆医学院及附属第一医院、附属儿童医院,为大西南的医学教育和卫生健康事业书写了壮美篇章。本次实践活动期间,复旦上医教师团队来到重庆医科大学袁家岗校区,与西迁老专家、老同志代表,新时代西迁精神传承者践行者座谈。

 

 

座谈会开始之前,两校相关部门同志分别介绍了为弘扬传承西迁精神共同开展的一系列工作,共同观看了重医制作拍摄的西迁精神纪录片《向西而歌》和上医创编的话剧《我们的西迁》创作纪实。 

座谈会上,西迁老专家、老同志代表叶之美、邵大保声情并茂地讲述了60多年前义无反顾,跟随师长来到重庆,在艰苦的环境下,克服种种困难,扎根祖国大西南,参与重庆医学院及附属医院艰苦创业的奋斗历程。

 

 

 

他们回忆到:当年在一无所有的田野上建设医学院,靠的就是不怕艰难、一往无前的奋斗精神和严谨、求实、团结、创新的上医院风。是越是面对困难和矛盾,越能激发出非凡斗志。虽然当年物质条件不好,但大家创业的精神面貌都很好,没有病人就跟随老师走到百姓中间去送医送药;没有病人示教,就请自己家人来示范,让学生加深对病种的直观感受……现在60多年过去了,回望这段经历,庆幸自己是其中一员,很有成就感、获得感和幸福感,这一生感觉精彩不虚度。

 

 

作为新时期西迁精神践行者和传承者,重医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主任郭述良、基础医学院文波院长分别介绍了在他们所思所悟,包括西迁前辈对学科建设的前瞻性、治学育人的严谨性、校园建设的人文性,上医重医文化互动性等。

 

 

现场两校教师代表们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发言,他们纷纷表示,上医和重医同气连枝、血脉相连,通过此次实践,内心更受鼓舞,也更加深刻领悟了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要继续传承发扬西迁精神,胸怀大局,无私奉献,为医学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上医教师实践团队还瞻仰了钱惪教授塑像,深切缅怀已故的西迁开拓者。随后还赴重医缙云校区参观了弦歌西进——上医重医西迁精神主题展览 

上医两度西迁的历史是上医与重医共同拥有的珍贵记忆,西迁精神是上医人、重医人共同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要用好这本生动的历史教材,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医学院、服务健康中国战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凝聚磅礴力量。

 

 

感悟历史厚重,汲取前行动力

在重庆期间,上医教师实践团队一行还参观了渣滓洞、816工程旧址、白鹤梁水下博物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踏寻前辈足迹,感受历史脉搏与时代使命。 

在渣滓洞参观过程中,实践团队成员聆听江姐等革命先烈的事迹,感悟革命志士们意志坚韧的红岩精神。华山医院梁静娟老师表示:歌乐山,如此好听的名字,而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却是人间炼狱般的存在,共产党员,革命志士的鲜血染红了渣滓洞、白公馆,我们的先辈用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钢铁般的革命意志,宁死不屈的革命精神,诠释着何为共产党人。 

新中国的诞生来之不易,是靠无数先烈用鲜血换来的,而新中国的建设更是源自无数建设者的默默奉献。因地处崇山峻岭,地势险要,重庆在三线建设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的816工程旧址,让人观后感慨万千。816工程原本是一处国防秘密工程,该工程已于2002年解密,解密之后成为了重庆市的一个著名的旅游文化景区和爱国主义国防教育基地。实验动物科学部许彤辉老师在参观时感慨道: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前辈们拼搏、奉献的精神让人极为动容,工程中所展现出的智慧、魄力、勇气与担当也让我们这些新时代人由衷钦佩。

 

 

 

国家水情教育基地、世界首座水下题刻博物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是三峡工程建设期间,重庆着力保护历史文物采取的一个创新举措,实践团队在这里感受中华文明的智慧,体验了中国文化的璀璨。儿科医院富洋老师谈到:在这里,我深感历史厚重,也惊叹于古人的智慧。它不仅是我国的水文国宝,更是一种文化遗产,一种历史的见证。 

本次暑期教师社会实践活动,由复旦上医宣传/教工部组织,选择重庆作为社会实践目的地,根源于上医的两次西迁,上医也因此与重庆、与重医有了密切联系。通过参观学习座谈,老师们深切感受到了革命、建设的艰辛与不易,更加坚定了执教从医初心,强化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唐吉云

文化日历

新闻分类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medcenter@fudan.edu.cn
    021-54237900